
明明腰椎疼痛難耐,醫師卻說椎間盤突出不嚴重?
或醫師說:『 椎間盤看起來還好,可能是肌肉發炎或梨狀肌症候群』
臨床上有這麼一群病患,有著嚴重的腰椎疼痛;早起腰痠僵硬,不耐彎腰久站、甚至連久坐都不舒服。疼痛範圍包括下背部、臀部區域,小腿以下倒是沒有明顯痠麻痛。遍尋名醫,甚至照了磁振造影 (MRI) ,卻得到了椎間盤沒事的答案。這種情況,經常就是椎間盤上的纖維環撕裂的典型表現!
纖維環是椎間盤的保護圈
如下圖所示,椎間盤有一種常見的受傷表現,就是纖維環撕裂(annular tear) 。纖維環乃是椎間盤的外圍,結構類似韌帶組織,正常情況下保護保或著中央的髓核使其不外漏;外來撞擊、體重過重、姿勢不良等原因會拉扯纖維環使其產生局部的撕裂傷,隨著時間的累積慢慢擴大範圍,終於變成一個慢性疼痛的來源。

纖維環撕裂的漸進病程
纖維環撕裂時間一長,除了結構失去承重能力,纖維排列會慢慢變得紊亂,周圍的小神經會慢慢侵入環中,這些過度敏感的神經就是為什麼會這麼痛的主因。磁振造影(MRI) 可以看到椎間盤後緣出現白白的區域 (HIZ, high intensive zone 高顯影區域);組織學下這些是一些慢性發炎的肉芽組織,通常代表這裡的纖維環已經破裂。最新的研究顯示,有HIZ成相的區域和腰椎疼痛關聯性高達八成,比椎間盤變扁或突出還高,顯示MRI下看到這些白白的點基本上就要積極處裡。

纖維環撕裂的盛行率
纖維環撕裂的情形其實比想像中更常見!根據2024年的研究,在218位下背痛病患族群當中有高達62%的病患經過MRI檢查後發現有纖維環撕裂,其中L45節的為43%,L5S1節則為31%。相關性統計則顯示,肥胖(BMI>30)最為相關,其次則為曾經有滑倒病史。部分病患甚至有兩節以上的纖維環撕裂,L45和 L5S1的病灶最容易有下背痛症狀。
纖維環撕裂的臨床重要性
纖維環撕裂一定會痛嗎?根據2023年的高品質統合分析研究,蒐集了28篇研究進行深入分析,得到了幾項結論:
1. 有纖維環撕裂的椎間盤,和椎間盤退化高度正相關;有纖維環撕裂的301個案例中,高達272例影像上已經有椎間盤退化表現,相比之下無纖維環撕裂的案例則僅有一半出現退化表現。
2. 影像上有纖維環撕裂的病患中有高達71%有下背痛,相比之下無纖維環撕裂的族群則僅有29%。
3. 若影像上有纖維環撕裂再合併椎間盤退化,則有高達86%的病患有下背痛,相比只有椎間盤退化無纖維環撕裂則僅有32%的病患有下背痛。
這些結果顯示纖維環撕裂不僅和臨床症狀大幅相關,甚至還是椎間盤退化的領先指標。早期發現這些指標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總結,纖維環撕裂的常見症狀
最後再總結一下,纖維環撕裂的常見症狀:
1. 早起可能腰痠僵硬
2. 不耐彎腰久站、甚至連久坐都不舒服。
3. 不耐負重,背太重或提太重也會容易腰痠不舒服
4. 疼痛範圍較集中下背部、臀部區域。一般的坐骨神經痛或小腿以下症狀反而較少。
5. 容易反覆閃到腰,且漸漸一次比一次嚴重,或頻率越來越高
文獻
1. Davoudi, M. (2024).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Lumbar Annular Tears in Adult Patient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Frontiers in Biomedical Technologies
2. Vinyas. (2025). Stress Evaluation along the Posterior Annular Circumferential Tears on the L5-S1 Spinal Unit as an Index of Tear Progressio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3. Yang, L. (202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mbar Disc MRI High-Intensity Zone and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Orthop Surg Res